环境改善,民生所系。城市环境与民生息息相关,把这项工作做好,市民受益、企业增值、外资也会随之而来……眼下“三长制”、“三个革命”、“植树增绿”、“铁腕治霾”等一系列举措,无一不是西安市委、市政府为改善我市发展环境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市委、市政府真心真意察民情、解民忧、促和谐的民生工程。
碑林作为我市的中心城区,正着力打造功能完善、布局合理、绿树成荫、景观优美的绿地系统,“路长制”、“所长制”和“院长制”的相继推行也用一路之美创造着群众的幸福新生活。为贯彻落实植树增绿、铁腕治霾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系列城市环境治理措施。从今日起,本报与碑林区共同开设“追赶超越话共识 争创一流谋发展”专栏,报道碑林区在植树增绿、铁腕治霾、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的新思路、新举措及取得的突出成绩,为推动碑林区打造更加清爽整洁的城区环境,更加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,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,更加舒适便捷的市民生活而努力。
万物复苏春光好 植树增绿正当时
今年入春以来,碑林区张家村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,区委、区政府关于“四治一增”,“四季常绿,一路一景”要求,积极开展义务植树,着重在“多种树、种大树、种常绿树”上下功夫,在全街道掀起一轮植绿、栽绿、成绿、护绿的高潮,以实际行动为美丽碑林、美丽西安建设增添新绿。
不论是居住环境得到总体改造提升,还是大绿化的全方位展开,今年以来,张家村街道的新变化令人欣喜。郁郁葱葱的竹林景观、错落有致的乔木灌木丛、充分利用空间的垂直绿化工程……随着春季植树增绿工作的不断深入,张家村街道精致的“妆容”也逐个“掀起了盖头”。
扮靓城市交通干道 打造城区绿色长廊
“这一个多月来,这条路真是一天一个样,树更多更绿了,景更美了!”每天上下班都要途经含光路的李哲兴奋地表示,今年入春以来,这里的变化他每天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。
交通干道的绿化提升是张家村街道今年工作重点之一。北起含光门外、南至南二环的含光路北段隶属张家村街道辖区,是张家村街道乃至碑林区的主要交通干道,今年以来,含光路北段道路中央的绿化带主要增植碧桃、樱花等乔木550余棵,海桐、小叶女贞、红叶石楠、金叶石楠等灌木5万余株。
除此之外,太白路、大学南路、白庙路、边东街等街道也都加大植绿增绿力度。截至目前,共栽种大叶女贞、国槐、红叶李等乔木500余棵,红叶石楠等灌木2万余株,人行道花箱230余个。
时下,无论是驾驶车辆还是徒步行走,张家村街道的道路上,不仅满眼盈绿,更添了不少雅致。错落有致的乔木灌木或成行成列,郁郁葱葱,甚是壮观,也让昔日的交通干道焕发勃勃生机,形成一道道绵延的城区绿色长廊。
开窗即见景出门即见绿 家门口有“绿色氧吧”
每天都要晨练,家住张家村街道鸿雁社区的居民张文娟欣喜地发现,无论是院落里还是街角处,都新添了各种树木和花草,还有那成片的竹子,煞是好看!
张家村街道19个社区积极行动起来,广泛发动社区工作人员、青年志愿者、驻地武警官兵及社区居民在居民院落全面开展义务植绿增绿活动。在邮电北巷及太白社区、水文二社区等15个社区的院落中,一排排竹子有序排列,既达到增绿效果,又增添景观韵味。在小区的花坛中,大叶女贞、黄杨、樱花等绿植装点着居民的春天。
共计9300余株竹子、320余棵乔木、17000余株灌木不仅营造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别致景观,还犹如一个“绿色氧吧”般地为人们不断优化着生活环境。
多个维度全面打造 形成立体绿化网格
张家村街道不仅在交通干道、居民院落、街头巷尾等平面绿化上下足功夫,更是积极探索垂直绿化,逐渐形成多维度的立体绿化网格。
在2800余个种满牵牛花的美化花箱的点缀下,太白路何家村及西北大学西门的人行天桥宛若两座花桥,陪伴着行人温馨出行。在边家村十字西北角、水文巷西口北侧,只需稍稍驻足抬头,就会发现街边伫立着210余平米的垂直绿化墙面。在西何社区凯旋城的屋顶上,一抹绿色也悄然而至。
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,将植绿增绿的开展空间由平面变为立体,形成生动的垂直绿化网,使人们不仅低头有绿色,更是抬头有惊喜。
绿色,不仅仅只是一种颜色,更代表着一种社会共识以及自觉的社会行为。一场以政府先行、强力推进的绿色实践在张家村街道已演进为全民的自觉行动。植绿、护绿、爱绿,在张家村街道已形成良好风尚。植树增绿,让张家村街道的街区面貌日新月异,让张家村街道的春天来得更早,一个绿色、美丽、幸福的魅力新街道已呈现眼前。
通讯员 皇甫可馨